秦楚网-十堰头条讯 记者 曾雨 通讯员 陈雄 报道:成天打游戏,刷视频停不下来?网络在方便你我的同时,也带来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。记者了解到,太和医院对此成立了网络成瘾门诊,帮助网络成瘾者回归社会、回归学习、回归生活。
15岁少女小雪(化名)因过分沉溺手机,到太和医院济世楼3楼41号门诊就诊。小雪自小玩手机,到六年级时,已不能完成学校作业,开始用大量时间偷玩游戏,并偷拿爷爷奶奶的钱,拿去充值手机游戏。初中以后,小雪游戏成瘾的症状更明显,不愿意上学,甚至说出消极的话,休学在家。她曾和网友24小时上网,困了在游戏座椅上小睡。
由于沉迷于游戏,小雪出现情绪不稳的情况,甚至在被劝说时出现推搡骂人的行为。后经心理卫生中心诊断,小雪确诊为网瘾。好在经认知心理、虚拟现实训练、药物和家庭教育综合方法,小雪在今年春季重返校园。
太和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网络成瘾门诊主任医师艾春启表示,当前,网络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,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成瘾现象受到广泛关注。所谓的网瘾,又称“网络过度使用症”,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,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,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。网络成瘾会造成神经内分泌紊乱,引发精神、心理障碍及人格改变,导致个体明显的认知、心理、社会功能损害,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以及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
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青少年,男女比例为2:1。青少年时期的孩子,本身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,意识也比较弱化,理解判断力差,自控能力也比较差。他们大多都处于青春期,反叛心理严重,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,寻求刺激、惊险和浪漫,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,而网络出现之后,网络游戏、色情和聊天,恰好对应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,自然就会网络成瘾。
艾春启表示,青少年网络成瘾是行为、情绪和学习问题导致适应失败的载体,对网络成瘾的干预,要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人手,解决他们的冲动、焦虑、学习困难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。
预防网路成瘾,艾春启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家庭方面,要合理分配孩子玩电脑时间和学习时间。一般来说,用电脑时间应该安排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,根据年龄大小,以每天1—3小时为宜。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,从小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,为孩子提供交往的平台。学校方面,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,内容包括科学上网以及针对学习压力、情绪问题、自我控制能力、社交能力的自我调适。
太和医院成立网络成瘾门诊,配备成瘾医学专业医师、心理治疗师,并有一批专科设备,运用成瘾行为测试,标准化的诊断测量工具和规范的诊疗流程操作规范,采取药物、心理、家庭干预、特殊教育和强化训练及虚拟现实(VR)认知训练,减压放松系统、经颅磁刺激、脑电生物反馈、心理技能培训等综合治疗方法,指导家长、学校、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管理,共同促进网络成瘾者回归社会、回归学习、回归生活。
专家介绍:
艾春启:太和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,主任医师、副教授,硕士,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兼任中华神志病分会副主委,中华医学会管理分会精神科分会委员;湖北省医学会心理卫生、心身医学会常委,湖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第五、六界委员;十堰市疑难精神性疾病会诊中心主任委员,十堰市及周边地区心理卫生专科联盟理事长;主要研究方向:疑难心理、睡眠障碍疾患的诊疗。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,1998年率先在本地区开展心理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项目;主编、参编国家心理精神医学专著5部,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其中SCI、EI收录5篇,国家发明专利2项。
发表评论